读《基督山伯爵》有感
六月下旬的时候,我说,读过的最后一本书,是马尔克斯的《梦中的欢快葬礼和十二个异乡故事》,于 2015 年 —— 其实并不是这样,此后至少还有半本《基督山伯爵》。这本书,是她推荐的。
记忆也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,很容易覆盖和重写呢。最低限度活着的小叶、抓着过去不放的小叶,记忆尚有些模糊变形,新生活万岁的大家,又记得多少呢 —— 我知道的,其实自己不该说出这样无端的话:别人究竟是刻骨铭心还是坦然忘却,我又怎么清楚呢?
性格缺陷什么的,也许我一点也没有改变。
……
我对大仲马的评价不是很高,又或者只是人云亦云。厚厚的上下两本《基督山伯爵》,看到唐泰斯在集会上居高临下地对人性品头论足、看到唐泰斯啰啰嗦嗦地炫耀桌前世界各地运来的食材,看到冗长无味一出接着一出的沙龙聚会,我慢慢有些心不耐烦。这本书,我也许看完了,也许放弃了 —— 我不记得了。
但我记得唐泰斯在狱中的那段黑暗,记得倾其所有教授毕生所学的神父,记得逃狱时的那段生死冒险。那些章节,被我咬文嚼字默念到口干舌燥,似乎在探求某种启示 —— 我明白其实毫无相提并论的可能。
陷入故人故事的梅尔塞苔丝,带着孩子离家出走,回到了原来生活的地方;大仇得报的基督山伯爵,接受了海蒂的心意,散尽家财隐居他乡;命运为费尔南等人的罪恶勾当标上了昂贵的价格,于是三人死的死、疯的疯,故事外的听众也无不叫好。一切似乎都指向着美好的结局,只是一种莫名的虚无感逐渐在我心底蔓延。
命运理应为大家敲定更好的结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