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来
一
十二月份了。
刚刚在卫生间里发呆的时候,我忽然意识到,年初准备 庆祝 纪念的 2012 年 11 月 30 日十周年,我不小心全忘干净了。
就是个很普通的日子吧,不过是被我当作性格扭转的起点,和这痛苦十年的开端罢了;
不过是我又一种无法理解的浪漫主义罢了。
十年之前
我不认识你
再给大家一年时间,我们的故事就要开始了。
(别把我拉入你自我感动的叙事中去,谁跟你「们」啊?)
二
在某种不可能存在的对白里,我大可以得意道:
「我们认识了九年,比你还要多一年。」
他也可以反唇相讥:
「我们相爱了六年半,比你多了六年半。」
……
这样自讨苦吃的可怜笑话,我还是把它忘了吧。
三
然后我们相遇了,干干净净,彼此陌生。她想知道我长出了怎么个形状,顺着揶揄一番;我疑问起她坐谁的前后左右,疑问她过出了怎样一个世界。
说起来,还是她加的我。她嚷嚷着爆照之类奇怪的话。于是我向她开放了空间相册,里面只有几张在世界之窗的照片。她嘲笑道男孩子拍什么自拍,我满头的黑线。那样美好的瞬间,究竟坐落于过去的哪分哪秒呢?
五年后,我加回了她的 QQ。一来一去,大家这下扯平了吧。
世界之窗吗 …… 不会是 2012 跨年夜的照片吧?浪漫主义还真是玫红色的毒药,其实我甘愿溺毙其中。
四
「你知道吗,所有的这些事,其实只是旁人眼里稀松平常的小事。」
「它们都是我的风车巨人,它们都是我的大件事。」
她抱怨过,我对她的生活并不在意,我不知如何反驳。那个深感文字的无力的我,无法证明自己的心意。其实我好想告诉她:她的一切,都是我的大件事。
因为深感文字的无力,所以想要看得见摸得着的相处;因为深感文字的无力,所以接来划破长夜的电话 —— 这对于住宿学校的我来说,亦是无法想象的奢望。我们煲过电话粥,或者说,她给我煲过电话粥。我单着睡衣瑟缩在走廊的冷风中默不作声,她絮絮叨叨着课上课下前后左右的打打闹闹。她一刻也不停地诉说着,我支支吾吾地答应着,我以为这样的生活可以持续很久 ——
除了圣诞节的那句「老爷好」,这是我们唯一打过的电话。
五
如烟,因给你递过火
如火,却也没熔掉我
秋水盈盈的笑眼、撅嘴点头的可爱模样、娓娓坦露的孤独与敏感,以及很久很久的陪伴,它们真的足以成为爱一个人的理由吗?
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?
……
大一的时候,我发过这样一条动态:
谁出现在那个时间点上都可能成为我的一生所爱,这种想法给了我极大的不安全感。
一方面,我不愿承认那些如烟般缥缈的琐碎往事网织了我最热烈的炽爱、不愿相信没有谁是非她不可、无法替代,一方面,我又暗下期望这样冰冷的现实能够摧枯拉朽般抹去我的所有感情。可是,可是,七年后的我,仍然深爱着那个遥远过去的那位。虽然爱到年复一年的失眠,却也没有爱得粉身碎骨魂飞业灭。
正是她,唯独她,在那分那秒蛮不讲理地闯入了我的世界,于是属于我的时间,重新地开始流动了起来。
唯一挚爱。
六
如花,超生了没有果
如果,过路能重踏过
大家的故事没有结果。假设时光能够如愿地倒流,那样固执的我、那样固执的她,也许仍然得不到想要的结果。命运是否早已敲定,要这么发生,我多想知道。
大家的故事是否仍在继续 —— 我竟仍有这般无端的妄想。哪怕所有的我和所有的她,都只存在于定格在时间长流中的每一个刹那,无所从来,亦无所去,我仍心怀期许:变化无常的命运,和命运的湍流里挣扎的大家,请更努力地流往心许的方向。我愿这样地等下去,等一生都等。
我执不悟。